你是否常常在deadline前疯狂赶工,懊悔自己当初为何不早点开始?
心理协会于3月24日下午于1304教室开展《拖延心理学》读书会,带你深入剖析拖延的本质,找到战胜拖延的方法 。
读书会上同学为我们介绍《拖延心理学》这本书,作者简·博克和莱诺拉·袁是心理学博士,也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,她们基于多年的工作坊经验和心理咨询理论,深入剖析拖延。书中提到,拖延并非简单的懒惰,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原因,比如对失败的恐惧,就像小李担心创意不出彩而不敢开始工作 ;还有对成功的恐惧,成功可能意味着要一直保持成功,或者改变现状进入未知领域。此外,时间感知扭曲也会导致拖延,拖延者预估任务耗时往往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。拖延是现阶段社会特别普遍的一种现象,作者说从根本上来讲,拖延并不是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,也不是有关道德的问题,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。
针对这些问题,书中给出了实用的应对方法。比如用“先完成再迭代”替换“必须做到最好”,启动“60分万岁”模式 ,克服完美主义陷阱;用“时间膨胀法”给任务乘以3倍耗时预算,纠正时间感知偏差。另外,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克服拖延,像“最烂初稿法”,每天打开文档写3行,连续7天激活行动惯性;“瑞士奶酪法”,用15分钟在PPT上随便填内容,逐步完善框架 ;“五分钟欺骗术”,穿上运动鞋出门走5分钟,很多人就会继续完成锻炼。
拖延并不可怕,只要我们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,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,就一定能够战胜拖延,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。